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光伏行業深度調整,讓羅立國一家倍感壓力。
根據最新披露的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合盛硅業(603260.SH)的營業收入繼續增長,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同比下降45%。此前的2022年、2023年,其凈利潤持續快速下降。
從草帽起家,掘金地產,最后深耕工業硅、有機硅,羅立國打造了千億“硅業帝國”,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硅王”。
截至2023年,合盛硅業工業硅產能連續10年穩居全球第一,有機硅單體產能連續三年位于世界第一。
借助合盛硅業的快速崛起,羅立國成了寧波首富,羅立國之女羅燚也成了寧波女首富。
然而,羅立國造富神話蒙上陰霾。始于去年底,羅立國和合盛硅業陷入“舉報門”。合盛硅業前總經理方紅承家屬頻繁舉報羅立國及合盛硅業,包括干預司法、偽造公文、隱瞞危廢處置以及欺詐上市等。日前,方紅承被一審認定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雙方纏斗會以此終結嗎?
而凈利連續下降,合盛硅業的債務增至325億元,市值蒸發了近2200億元。
“積于跬步,凌于高峰”,這是合盛硅業的座右銘。曾經激進擴張的羅立國,如今恐怕有點高處不勝寒。
草帽大王的傳奇造富之路
羅立國的人生,充滿傳奇。
1956年,羅立國出生于浙江慈溪。在這個“十里長街無閑女,家家都有編帽人”的“草帽之鄉”,他的人生“第一桶金”與草帽直接相關。
公開信息顯示,在國營慈溪工藝品廠端了10年“鐵飯碗”后,1989年,羅立國東拼西湊了2萬元巨款,正式下海,成立慈溪市申誼工藝品廠,主業為編制草帽。
一頂頂不起眼的草帽,讓羅立國初嘗了商海滋味,他的商業天賦也首次顯露。
做草帽,羅立國創造了奇跡。他對傳統草帽進行革新,賦予時尚元素,僅僅一年,光靠賣草帽就賣了260萬元,引發慈溪商界轟動。他還與香港裕足合辦寧波合盛工藝品有限公司,兩年后組建“合盛帽業”,系列動作后,羅立國的帽子遠銷至美英日等海外多個國家,高峰時,日賣上萬頂,年出口創匯數千萬美元。
羅立國成了遠近聞名的“草帽大王”,但他急流勇退,他清醒地意識到,“草帽大王”戴不長久,傳統手工藝“裝不下他的雄心”。
房地產市場興起,頭腦靈活的羅立國立即殺了進去,借力綠城等知名房企,2000年前后,合作開發了七里香溪別墅園、集美·岸上藍山高檔公寓、千島湖比華利度假村、杭州濱江娛樂等多個項目。
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上演“最后”的瘋狂并購之時,羅立國將房地產公司出手,只保留了寧波合融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象山創意置業有限公司兩個物業公司股權。而這一動作,曾遭公司內部、親友強烈反對。如今看來,就是這次轉身,羅立國成功逃脫了房地產市場大調整的沖擊。
在房地產市場大展身手之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羅立國首次接觸硅材料,就產生了濃厚興趣。2000年,羅立國成立寧波羅寧硅酮制造有限公司,主營硅橡膠產品。5年后成立合盛硅業,從石英砂中提取加工工業硅,再通過高精度提純成有機硅、多晶硅。
2006年,黑河市工業硅項目順利投產,次年,嘉興有機硅項目投產,2010年,嘉興有機硅項目擴產,石河子工業硅項目投產,2011年,有機硅橡膠項目投產,2015年,收購并成立合盛硅業(瀘州)公司……在正面發力房地產時,羅立國也精心推動硅產業快速發展。
2017年10月,合盛硅業IPO上市成功,IPO募資13.66億元,投向年產10萬噸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項目等。
2021年9月14日,合盛硅業股價攀升至歷史高峰259.80元/股,市值達2790億元。羅立國及其一子一女直接間接合計持有公司78.59%股份,羅氏家族僅持股合盛硅業的財富就達到2193億元,成為寧波首富。
經過多年努力,羅立國實現了“積于跬步,凌于高峰”的夙愿,他將這八個大字作為公司座右銘。
曾被舉報欺詐上市
在羅立國登上寧波首富之位后,他的財富陰霾隨之而來。
方紅承,1973年11月出生于浙江衢州開化。2011年,是方紅承的人生轉折點。這一年,他加入合盛硅業,成了一名職業經理人。
公開信息顯示,任職八年后,也就是合盛硅業上市之后的2018年底,方紅承離開了合盛硅業。在跳槽新亞強未果后,他回到老家創業,繼續從事新材料領域,與合盛硅業屬于同行。
2022年11月18日,合盛硅業公告,方紅承因涉嫌職務侵占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并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其所涉犯罪行為發生在公司任職期間。
2023年11月12日,在方紅承案原定開庭日前夕,一個名為“方紅承冤案家屬”的公眾號實名舉報羅立國以搬遷上市公司要挾干預司法,導致方紅承及其兄弟方紅興自2022年9月起被關押至今,還牽扯出了“究竟誰允許非法處理‘水解油’這一危化品”的羅生門。雙方矛盾隨之公諸于眾。
此后,該公眾號持續更新案件進展,并不間斷公開舉報合盛硅業,舉報內容涉及干預司法、偽造公文、隱瞞危廢處置以及欺詐上市等。
今年1月26日,上述公眾號發文舉報稱,合盛硅業為了IPO順利上市,隱瞞了稅務部門開具的真實行政機關公文,并人為偽造了另一份行政機關公文。
上述行政處罰事件可追溯到2011年。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間,合盛硅業少扣繳個人所得稅約9142.56元、少繳房產稅約6.52萬元。對此,2015年11月9日,嘉興市地方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作出《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浙嘉地稅稽罰[2015]95號),對合盛硅業處以罰款約5.02萬元。
舉報稱,保薦人中信證券的合盛IPO項目負責人先某某和發行人律師李某某提出,要撤銷該行政處罰,才能發表核查意見。
中介機構要求合盛硅業溝通協調嘉興市地方稅務部門,撤銷該起行政處罰。經過時任總經理方紅承等人的溝通,嘉興市稅務部門認為,只能出具文件,說明該行政處罰不屬于“重大稅務行政處罰”,但不能撤銷該行政處罰。于是,嘉興市稅務部門出具了落款時間為2017年9月22日的《關于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情況的說明》。
但是,保薦機構和律師仍然認為,該說明不能滿足要求。舉報稱,最終,合盛硅業選擇了一份偽造的公文。
根據截圖,偽造的公文落款日期為2015年12月17日。原公文與偽造公文的差別在于,一個是“上述處罰不屬于重大稅務行政處罰”,一個是“經查實后決定撤銷《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
今年1月29日,合盛硅業發布澄清公告,對部分舉報內容進行了說明,但對稅務事項,則稱正在核實。
關于稅務證明,今年4月17日,合盛硅業回復上交所監管函時稱,公司不存在偽造公文的主觀故意。
今年8月15日,法院一審判決,方紅承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00萬元。
當時,方紅承家屬公開表示將上訴,目前尚未見該案進一步消息。
在市場人士看來,無論方紅承案真相如何,最終如何了結,羅立國“卸磨殺驢”陰霾揮之不去。
新挑戰如期而至
方紅承案尚未徹底真相大白,羅立國又面臨新的挑戰。
2022年、2023年,站在巔峰的羅立國,繼續高歌猛進,合盛硅業頻頻官宣,累計投資約850億元,打造全球硅基全產業鏈。這一規模,已經超過當時合盛硅業的總資產。
根據今年半年報披露,新疆中部光伏一體化產業園項目首條光伏產線實現量產,云南“綠—電—硅”循環經濟生產基地和多晶硅東部合盛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等建設,根據公司整體戰略計劃結合市場行情動態推進。
這些項目,實質進展如何,外界不得而知。合盛硅業的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2022年、2023年,合盛硅業實現的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37.39%、49.05%。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32.72億元,同比增長11.18%,同比由降轉增,但凈利潤仍然下降,為9.78億元,同比下降45.12%。
羅立國及合盛硅業的財務壓力在加大。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2.48%,為2017年底以來最高水平。期末,公司貨幣資金14.14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36億元,合計為15.50億元,較年初的24.89億元減少9.39億元。對應的有息負債,今年6月底為325.24億元,較年初的320.99億元增加4.25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財務費用為4.12億元,同比增長44.56%。
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為1.69億元,同比雖然轉正了,但規模較小。
財務壓力加大,羅立國的擴張計劃還能順利進行嗎?
二級市場上,合盛硅業曾經高歌猛進式上漲,但在2021年9月14日登頂后,股價不斷回落,今年7月5日,曾下探至43.90元/股,8月30日,股價回升至49.84元/股,對應的市值約為589億元,較此前巔峰時已經縮水了近2200億元。羅立國及其一子一女直接間接合計持有合盛硅業78.59%的股份,三年過去了,家族財富縮水1700億元左右,失去寧波首富之位。
股價大跌、經營業績接連下降、財務壓力上升,羅立國家族能夠扭轉不利局面,再創奇跡嗎?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